达飞带着1.8万TEU集装箱船,重返红海



当前航运业对船队大规模调头重返苏伊士运河仍持观望态度,但监测机构已紧盯多艘正蹑足重返红海危险水域的货轮。该海域因也门胡塞武装为声援加沙而持续袭击商船,至今仍被多数航运企业视为禁地。

法国达飞轮船正派遣运力为17,859TEU的集装箱船“CMA CGM Benjamin Franklin”号(建于2015年)通过海洋联盟(Ocean Alliance)的NEU4航线,从欧洲经苏伊士运河前往亚洲。此举标志着该船将成为自2024年初以来通过这条关键水道的最大集装箱船,同时也有望成为首艘重返红海航线的联盟运营亚欧船舶。

海洋联盟成员包括达飞轮船、中远海运及长荣海运。在此前的赴欧行程中,该船与多数同级别亚欧航线集装箱船一样,都选择了绕行好望角。

船舶追踪数据显示,“CMA CGM Benjamin Franklin”号10月25日从英国南安普顿启航。船视宝提供数据显示,该船目前已安全通过苏伊士运河,目的地未知。

不过,航运咨询机构Linerlytica联合创始人Johnson Leung表示,该船将于11月15日停靠巴生港并认为“这可以视为对红海航线的试探性通航”。

劳氏日报情报数据显示,今年穿越曼德海峡的集装箱船流量较2024年有所回升,但仍远未恢复至危机前水平。对于14,000TEU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而言,复苏进程更为缓慢。今年1-9月期间,仅记录到6艘15,000-16,000TEU船舶完成13次穿行——这些船只全部隶属于达飞轮船运营的亚洲-地中海航线。

穿越曼德海峡的集装箱船流量虽略有起色,但仍远未恢复至危机前水平。图源:Lloyd's List Intelligence

Leung指出,然而,达飞轮船旗下规模更大的亚洲-北欧航线船舶此前并未被发现通行苏伊士运河。

劳氏日报情报数据显示,自2023年1月以来,尚未有运力超过17,000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通过该运河。数据还显示,达飞轮船是冲突期间持续派遣船舶通过该地区的少数班轮公司之一,今年其月均通行次数约16航次。据报告,该公司船只始终在法国海军护航下航行,以抵御胡塞武装的无人机袭击。

在“CMA CGM Benjamin Franklin”号驶向苏伊士运河之际,加沙停火协议已于10月10日正式生效。这份停火协议同时点燃了红海航线复苏的期望,不过航运分析师与班轮公司普遍认为,船队大规模重返该航线至少要等到明年年初才有望实现。

然而加沙地区的平静局势依然脆弱。上周,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新一轮致命空袭。这种持续动荡的局势,意味着多数航运公司——特别是西方主流运营商——短期内仍不会将船队重新部署至红海航线。






来源:劳氏日报
作者:海事服务网CNSS


首页 | 协会简介 | 会员之窗 | 行业资讯 | 政策看台 | 协会动态 | 数据下载 | 联系我们